育龙网
育龙网手机版手机版 咨询热线:

育龙传说

 育龙网的由来
——董父育龙的传说


   董父育龙的故事流传已数千年之久矣。

   董父,他生活在帝舜时期,是黄帝的裔孙。

  《新唐书•宰相世系表》载:“董出自姬姓。黄帝裔孙有叔安,生董父,舜赐董氏”。董父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的后裔,其世系传承如下:

   颛顼→称→老童(卷章)→吴回→陆终→惠连→叔安→董父

   在大约4400多年前,据《史记•楚世家》所载,火正祝融重黎领兵平叛,被杀,其弟吴回继任祝融。吴回接掌的即是火正之位,后有其子陆终接掌。陆终的第二个儿子名叫惠连。 惠连的儿子叔安被封于飂(音六),人称飂叔安。飂叔安生有一子名“父”,“父”出生后和其他小孩子不一样,他喜欢龙。

  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接触,“父”逐渐摸清了“龙”的饮食喜好,而“龙”也乐于接受“父”的养育。于是,“父”就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育龙人。

   此时,帝舜在位,有人就进献了几条“龙”,帝舜很是高兴。可是难题来了,“龙”没人养育,确切说是没人知道如何养育。经过大臣的推荐,“父”就接过了育“龙”的任务。

    熟知“龙”习性的“父”自然知道育龙之法了。“龙”非甘泉不饮,非灵水不憩。为此,他开始在全国搜寻甘泉,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,在今天的山西闻喜县境内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。

   闻喜境内的鬷(音宗)水在凤凰垣和峨嵋岺之间形成一个大湖泊,水域辽阔,水质甘冽,正是育龙的理想场所。于是,“父”就依湖而居,悉心调教养育这几条龙。大喜之下的帝舜就封他为育龙氏,专职育龙,并封于鬷川(今山西闻喜县一带),赐姓董。

 “父”就被称为董父,这就是董姓的起源,董父也被称为董姓之祖。他育龙的湖也被称为董泽湖。据说,现在闻喜县阜底村就是董父的居住地。董父的一部分后人也以育龙氏为氏,后简称龙,董父也被尊为龙姓的得姓始祖。
dongfu1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董父庙

   董父因其养龙,后人谓之“龙神”,“盖龙王之神,必董父之祠也。”

   董泽湖的东侧,仓底村的北边有“董父庙”,据《闻喜县志》记载,该庙建于五代周显德五年(公元958年);金天眷二年(公元1139年),县丞贾葵改正神位,有记;元后至元六年(公元1340年)重修,县尹张敏记;明隆庆六年(公元1572年)重修,明太祖之孙山阴王记;崇祯十四年(公元1641年),知县刘芳久改建;清顺治九年(公元1652年)重修,邑人王振騈记。

   祠庙位于村南观龙阁前,坐北面南,占地面积二亩余。祠内北边建有“圣母殿”,内有董父之女塑像(女及帝妃,俗称娘娘),前有献殿;东侧建有“董父殿”,内有董父塑像;西有董氏碑厅,内有“董氏宗谱碑序”;南有戏台一座,戏台两边有庙门各一个。东门内有廊房三间,放董父轿。庙门外有“五龙壁”一座。庙对面南堡高阜建有“观龙阁”一座。村西南有龙门桥,驿道旁“董父亭”一座,内有董父石像一尊。西城外驿道旁有“虞育龙董父故里碑”一座。

   在闻喜,当地人也把“董父庙”叫做“龙王庙”。定于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为古庙会,相传这一天正好是董父诞辰。
  yulongchuanshuo1.jp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育龙诗词

 
     “董泽蛟龙窟,奎璧三萯昂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——清初•福建左布政使翟凤翥

      “依伏董父泽,不复见龙过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——康熙年间•闻喜知县沈光蠫

      “育龙客去余香在,凭吊年年策骑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乾隆年间•闻喜知县李遵唐

      “育龙客往池犹在,留得莲花唱采歌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清末•虞乡知县李绣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dongfuy3.jp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历史记载


《左传》:
“晋太史蔡墨对魏献子曰: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,甚好龙,能求其嗜欲,饮食之,龙多旧焉。乃扰蓄龙以服事帝舜。帝赐之姓曰董,使育龙,封诸鬷川”。

《左传》:
“董泽之蒲,可胜既乎?”杜预注:“闻喜东北有鬷川,即董泽也,舜封董父之国矣。”

《路史•后纪》卷十一:
“当舜之时,人来效献(献也)龙,求能食之。高阳之后,有董父能求其欲,使育之。赐之氏育龙。封于鬷川,于是始有育龙之官。

《九州要纪》:
“董父好龙,舜遣育龙于陶丘,为育龙氏。”

《国名纪》丙卷:
“董姓育龙在滑之韦城。古城内有育龙井。”又曰:“育龙井在韦故城内,有古记云‘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’。”

《后纪》卷八:
“有叔安异(裔)封于董,董甫(同父)以育龙事舜,封于鬷川,别为鬷邑,更为关龙,龙逢其后也。廖、董、关龙,则夏灭之,鬷则商灭之。”   

《昭公二十九年》《左传》:
“帝舜氏世有畜龙,及(有)夏孔甲,扰于有帝。帝赐之乘龙,河汉各二,各有雌雄。孔甲不能食,而未获育龙氏。陶唐氏既衰,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育龙氏,以事孔甲,能饮食之,夏后嘉之,赐姓(氏)曰御龙,以更豕韦之后。龙一雌死,潜醢以食夏后。夏后飧之,既而使求之,惧而迁于鲁县,范氏其后也。”

《寰宇记》:
“今长葛西四十里,临颖县有育龙城,育龙氏邑也。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里,又有育龙城,长垣东南龙城,灵宝西南七里有育龙坟。”

《路史•后纪》:
“育龙氏后,有关龙氏,殆声转也。”

《潜夫论》:
 夏桀所杀之关龙逢即育龙逢。故王屋山有龙逢祠,长安有龙逢居。惟韦城为古豕韦国, 董氏之育龙实居于此。若临颍之长葛、汝之龙兴,则育龙之后分封之地也。长垣之龙城、王屋之龙逢祠, 则以有龙逢故居与祠墓也。灵宝之育龙坟,则因关龙逢葬于龟头原而名也。

《文献录》:
“范县南三十里龙王庄相传为刘累育龙处。”盖因刘累迁鲁,其后封于范也,故范县南二十里,亦有故育龙城。又云:“观城县亦有豕韦城。”然韦乡古国,终以在滑县者为是,故育龙氏初封之地,亦当在滑之古豕韦国。   

《路史•后纪》:
“尧有九子,其封于留者为留氏,字亦作镏。后有留累,累亦作絫。以育龙事孔甲,赐之氏曰御龙,以更董之后,则知留累之前为育龙氏,育龙之后为关龙氏。刘絫既迁鲁县,之后,则不名为育龙,而氏为御龙矣。”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看校实录 | 招生简章 | 网站地图
育龙网 2003-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
沪ICP备13002341号